徐義剛院士團隊獲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11月3日上午,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我所徐義剛院士團隊的“峨眉山大火成巖省與地幔柱研究”項目榮獲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該項目完成單位: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香港大學,完成人: 徐義剛、何斌、王焰(香港大學)、肖龍、鐘玉婷。

徐義剛院士領獎
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的規定,經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委員會評審,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審定和科技部審核,國務院批準并報請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授予顧誦芬院士、王大中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務院批準,國家自然科學獎46項,其中:一等獎2項,二等獎44項;國家技術發明獎61項,其中:一等獎3項,二等獎58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57項,其中:特等獎2項,一等獎18項,二等獎137項。授予8位外籍專家和1個國際組織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徐義剛院士團隊合影
“峨眉山大火成巖省與地幔柱研究”是徐義剛院士團隊近二十年來完成的重大基礎理論研究成果。該項目在探索大火成巖省成因與地幔柱動力學過程中取得了一系列在國際上產生重大影響的科學發現。從多學科角度論證了峨眉山地幔柱的存在,揭示了地幔柱深部過程與地表演變之間的協同變化規律,闡明了地球深部作用對地殼演變的控制作用。項目的創新性認識在國際地幔柱大辯論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為豐富和完善地幔柱假說提供了重要的學術思想。研究方法被國際學術權威借鑒用于定量研究地幔對流造成的垂向運動和海平面變化,對固體地球系統科學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修正的中—晚二疊世的界線年齡被國際地質年表采納。
相關成果在國際地學頂級刊物發表,8篇代表性論文他引2249次(SCIE, CPCI-S, CSCD數據庫),第一完成人徐義剛在AGU Chapman Conference 和Goldschmidt等國際學術會議做主題報告,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AGU)會士和美國地質學會(GSA)會士,完成人在《Lithos》、《Episodes》和《Economic Geology》主編專輯各1部,10人次在國際學術機構和學術期刊任職,顯著提升了我國該領域研究在國際上的學術地位。
(科技與平臺處、綜合辦公室供稿)